缺憾的意思(缺憾的解釋)

徐志摩在其《海韻》一詩中呼喊海邊一個起舞的女郎:

女郎,膽大的女郎!那天邊扯起了黑幕,這頃刻間有惡風(fēng)波——女郎,回家吧,女郎!

啊不;你看我凌空舞,學(xué)一個海鷗沒海波。

——在夜色里,在沙灘上,急旋著一個苗條的身影

——婆娑,婆娑。

一個婆娑寫盡了女郎舞蹈的曼妙,那么婆娑(po suo)來自于何處呢?它與佛教中的娑婆世界的娑婆又有什么不同呢?

-1-

婆娑最早來自于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《東門之枌》,屬于《陳風(fēng)》中的一首。原詩如下:

《國風(fēng)·陳風(fēng)·東門之枌》

東門之枌,宛丘之栩。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

東門外的白榆,宛丘上的柞樹。子仲家的姑娘啊,正在那樹下起舞。

穀旦于差,南方之原。不績其麻,市也婆娑。

選擇良辰吉日,奔赴南方之原。今日不用績麻啊,只在那集市婆娑。

穀旦于逝,越以鬷邁。視爾如荍,貽我握椒。

前往良辰佳會,與你相會漫步。美似錦葵的姑娘啊,情濃送我椒花一束。

據(jù)說,每年春天的某個良辰吉日,陳地的人們就在南方之原祭祀生育之神,并隨之舉辦盛大的男女相親活動。那一天姑娘們?nèi)挤畔率种械穆椋』飩円捕挤畔率种械霓r(nóng)具,共同奔赴東門外的白榆和柞樹林,參加祭祀的狂歡活動。熱情的姑娘曼妙起舞,婆娑漫步,找尋那心中的情郎;小伙子們圍著姑娘,唱著情歌,放肆著熱烈的眼神。男女相悅時,心愛的姑娘越看越美似錦葵,她也把手中象征定情物的一束花椒贈與心上人,兩情相悅,共敘幽情。

-2-

所以婆娑就是形容女子曼妙的舞姿和優(yōu)雅的舞蹈。另一成語淚眼婆娑則是形容眼淚在眼眶中打轉(zhuǎn),模糊了視線。也許也引申于這婆娑的舞姿,讓眼淚在臉龐曼舞、流淌,既刻畫了憂傷,又充滿了詩意。

因此淚眼婆娑只形容女子,即使那女子充滿憂傷,也楚楚動人、令人愛憐。

-3-

大家很容易把婆娑和另一個詞娑婆搞混,把娑婆世界寫成婆娑世界。一般人所想象的,認(rèn)為娑婆世界就是婆娑世界,是舞動的世界、曼妙的世界,是一個美麗的世界。

其實這兩個詞是完全不同的含義,甚至完全相反。

娑婆是佛教里的詞語,佛教里的娑婆世界中的娑婆是梵音,有許多音譯,也可譯成索訶、沙訶、沙訶樓陀等。娑婆在梵文的原意是堪忍,或者有缺憾的意思。娑婆世界則是忍土或有缺憾的世界。即說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有缺憾的世界,但它勉強可以忍受。

所以,娑婆世界實際根本不是婆娑世界。

-4-

但是佛經(jīng)還說,堪忍的世界只是普通大眾的觀點。在佛教的菩薩眼里,充滿苦難和缺憾的婆娑世界,正是菩薩們尋找菩提大智慧的道場。菩薩們認(rèn)為煩惱即菩提,缺憾即完美。在有缺憾的世界,菩薩們發(fā)一生宏愿,救一切眾生,讓這世界更美好更曼妙。

這樣看來,現(xiàn)代人把娑婆世界當(dāng)作婆娑世界,倒是一種誤打誤撞的菩薩觀點。

雖然如此,我們還是要先搞清楚娑婆世界本意是有缺憾的世界,再了解菩薩視缺憾為完美的態(tài)度,然后回歸娑婆世界是菩薩眼中完美曼妙的婆娑世界,才是正確的過程。

這個必不可少的尋覓過程,才是曲線之上升。唯有此,我們才能知其所以然,才能真正地豁然開朗。

轉(zhuǎn)載注明出處:華峰博客網(wǎng)

內(nèi)容版權(quán)聲明:除非注明,否則皆為本站原創(chuàng)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