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
腳底反射區(qū)是指人體的各部位器官在足底都有一相對應的部位,通過按摩相對應的部位可以調整器官功能的狀態(tài)。
腳部反射區(qū)療法,是一種古老而又新奇的治療手段。它起源于中國,數(shù)百年前流傳到國外,在國外開花結果,在西方國家風行,尤其在東亞日本、中南亞(東南亞)越南等國家廣為流傳。
腳底有70多個穴位,6條經(jīng)絡起止于腳上,與人體各臟器密切聯(lián)系,所以腳又被稱作人的第二心臟。
中醫(yī)認為,腳底養(yǎng)生可以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。腳底存在著各臟器的反射區(qū),某些臟器發(fā)生病變后,可以在其反射區(qū)上反映出來,按摩和刺激相應的反射區(qū),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。
敲擊腳底消疲勞
每天晚上臨睡前用拳頭敲擊腳底,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勞。通過敲擊給腳底以適當?shù)拇碳ぃ龠M全身的血液循環(huán),可使內臟功能得以增強,盡快恢復精力。正確的敲擊法是以腳掌為中心,有節(jié)奏地向四周放射進行,以稍有疼痛感為度,也可以盤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,把腳放在另一側腿的膝蓋上,這樣比較容易敲擊,每只腳分別敲100下左右。
雙腳晃動促睡眠
全身血液循環(huán)不佳就會出現(xiàn)諸如頭痛、食欲不振等亞健康征兆,簡單的腳部刺激便可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仰臥在床,先讓雙腳在空中晃動,然后像踏自行車一樣讓雙腳旋轉,持續(xù)5~6分鐘,全身血液循環(huán)就會得到改善。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寢前施行此法,就會感到全身溫暖,有助于改善睡眠。
腳底浴光防中暑
讓有第二心臟之稱的腳底接受日光浴,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。太陽中的紫外線刺激腳底,可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,增強內臟器官的功能,使身體強壯起來。經(jīng)常進行腳底日光浴的人,夏天不易中暑,一年四季不易感冒。天氣晴好時,每天可以在室外讓陽光直接照射腳底20~30分鐘。注意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,因為大部分紫外線會被玻璃所吸收。
揉搓腳趾防遺忘
揉搓腳趾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,可以用手抓住雙腳的大腳趾做圓周揉搓運動,每天揉搓幾次,每次2~3分鐘,也可用手做圓周運動來揉搓小趾外側,每天睡覺前揉5分鐘。
腳踩網(wǎng)球消便秘
當腳部感到疲勞的時候,用網(wǎng)球刺激腳底,可使疲勞得到緩解。開始轉動網(wǎng)球時,腳底會感到相當疼痛,堅持一段時間后,這種疼痛感就會逐漸變?yōu)槭孢m感,腳部的疲勞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了,這種方法還有消除便秘的功效。
按壓腳跟防駝背
長期伏案工作或坐辦公室的人容易駝背。糾正這種姿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刺激腳后跟。背部之所以彎曲,是由于支持內臟重量的脊椎兩側的肌肉變得衰弱,只有刺激脊椎兩側的肌肉,才能使背部挺拔起來。糾正駝背的方法是用手指強力按壓腳后跟,直至感到疼痛為止。
刷洗腳底嫩皮膚
在洗澡時用刷子摩擦腳底,通過刷子的刺激,可以促進體內相關激素的分泌,天長日久,就能夠使皮膚白嫩起來。注意刷子要選用天然纖維制成的。
赤腳行走強體質
腳掌心是保持人體平衡的重要部位,大凡身體健康的人,都具有結實的腳掌心。行走時盡可能讓腳心得到刺激,也可以嘗試走走卵石路。赤腳走的時候盡量讓5個腳趾分開,特別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間留有間隙,可使步履變得輕松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