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旅游途中,導游小姐講了一個故事,說是當年在修建龍骨甸(實為大田菁)特大橋時,鐵道兵戰士熊漢俊不慎跌落到第七號橋墩40米深的混凝土泥漿中,生死關頭,他對著同志們高喊:別管我,修橋進度要緊,等大橋建好鐵路通車,路過的時候鳴笛30秒告訴我。在場的領導們考慮,因施救難度大,如果展開救援,必將影響到施工進度,于是不得不含淚做出決定,繼續澆灌。熊漢俊就這樣被活活筑在了橋墩里。
好悲壯的段子!又在網上搜索了一下,這才發現,原來這個段子傳得遠比導游小姐說得更玄,甚至說那座大橋因此出現了靈異現象。
胡說八道!胡說八道!胡說八道!

首先,從技術層面上說:
他沒辦法掉下去。建橋墩也好,建其他什么也好,都有縱橫編織的鋼筋。橋墩中鋼筋的密度很大,其中的縫隙,不要說一個成年的軍人,就是一個幼兒,也不能容納。他不可能掉得下去。
退一步說,即使沒有鋼筋(當然這是不可能的),他掉了下去,混凝土也頂多能陷到他的腳脖子或小腿肚子。這是因為,混凝土的澆灌,不是一步到位的,而是一層一層進行的,每次澆灌的厚度,也就半米左右。
說難度大而放棄救援繼續澆灌,將烈士活埋,那更是胡說八道。須知每次澆灌幾十公分厚的混凝土,要等到它慢慢凝固以后才能再繼續澆灌。要等多久呢?在烈士犧牲的六十年代,要等十二個小時左右。僅僅是陷沒了腳脖子,就眼睜睜等十二個小時不實施救援,可能嗎?
人體的密度遠遠小于混凝土,混凝土里埋了一個人,不論尸體腐爛與否,都會給橋墩內部形成一個空(軟)洞,這個空(軟)洞將嚴重影響到橋墩的質量。鐵道兵是技術兵種,他們不會連這個都不懂。

其次,從史實的角度說:
熊漢俊生前是鐵道兵8師36團17連13班的班長。1965年8月24日晚,在修建連接龍骨甸至黑井間的大田箐特大橋時,突遇黑井隧道(注意,是隧道,不是橋墩)塌方事故,熊漢俊和排長趙錦坤、技術員袁運重等七名干部戰士被埋。部隊很快組織了搶救,七人全部被送往醫院。后六人經搶救脫險,唯獨熊漢俊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犧牲。
熊漢俊烈士是死于鐵八師醫院,遺體安葬在位于云南省祿豐縣黑井鎮的鐵道兵烈士陵園內,墓碑至今保存完好,根本不是在那所謂的橋墩里。
如今,包括熊漢俊遇難時在場指揮的營教導員羅喜、一同受傷的排長趙錦坤、參與搶救的14班班長胡士良和負責為烈士裝殮下葬的18連連長張金華等都還健在,幾人或親筆撰文,或通過媒體發聲,已經把熊漢俊烈士遇難的經過說得清清楚楚,不存在絲毫的懸念和爭議。
為了修建成昆鐵路,鐵道兵犧牲了1304名干部戰士,個個有名有姓,熊漢俊只是其中之一。他的犧牲,就是常見的一次普通事故,和其他烈士沒有什么不同。那些編故事的不過是隨意選中了他的真名真姓,以使這段子更加逼真而已。

第三,從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傳統上說,你什么時候看到過為了施工進度,能救而不救,而任由生命失去的?這個說起來來氣,不想展開了。
這年頭各種憑空臆造的段子盛行,而只要狗血,煽情,就總有人信,有人傳,真……這里不允許暴粗口,不然我……
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,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信息僅供參考之用。